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日至3日,英国上市公司365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院师生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实际行动。
专题学习强信念,深悟精神明方向。9月1日,学院通过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各党支部党员大会等多种形式,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求是》杂志上的重要文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以学铸魂,领悟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深刻认识到弘扬抗战精神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为国找油初心,强化报国使命担当的必然要求。
红色基地受洗礼,初心使命再锤炼。9月2日,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前往喇72井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以史为鉴守报国初心,砥砺前行担能源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在基地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员代表参观了12个板块、展厅,了解了前辈们石油会战时期的艰辛历程,“惊天井”喇72井喷出的滚滚油流,“三点定乾坤”将中国石油工业推向波澜壮阔的新纪元。师生党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红色教育,重温石油大会战的光辉历史,以行践学,进一步强化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担当,让“能源报国、拓疆闯新、精勘求实、扎根奉献”的勘探精神扎根学院师生心中。

见证庄严时刻,砥砺前行建新功。9月3日,学院组织全院师生集中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及阅兵式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当威武的受阅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先进的国防装备逐一亮相时,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在每个人心中激荡。


观礼热议聚力量,勇担使命话担当。直播结束后,学院开展“观阅兵、谈感悟、话担当”热议活动,师生党员结合工作、学习实际展开讨论,以思践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书写能源报国新篇章。
党委书记韦丹宁说,我与学院全体教师一同观看了阅兵直播,深受触动、倍感自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阅兵仪式不仅是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与历史记忆的传承。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挖掘抗战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的嘱托,将其与能源勘探实践相结合,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和奋斗精神的地质人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学院院长孙雨说,九三阅兵集中展示了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辉煌成就,彰显了国家强大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从抗战时期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大国重器,祖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我们要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敢闯敢拼、攻坚克难”的科研品格,激励学院师生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资源勘查工程系党支部书记蒋飞表示,阅兵式上方阵如虹、战鹰列阵,让我心中燃起一团火热的激情,既感佩先烈以血肉筑长城的不屈,也为国防与科技自立的跃迁自豪,更觉“强国必先强军、强军必先强技”的时代使命在肩,这也让我深深意识到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承担的使命担当,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将能源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嘱托,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将之贯通于课程思政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全身心投入油气勘探开发,既以自己的行动进行科研报国,也努力促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祖国能源行业培养时代新人。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勘查技术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王宁表示,目睹三军将士英姿飒爽的铿锵步伐,聆听礼炮轰鸣穿越历史时空的回响,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作为新时代石油高校教师,内心激荡着双重使命的重量。先烈们用血肉熔铸的和平丰碑昭示我们,强国之盾不仅需要武装力量,更需要科技创新与能源命脉的坚实支撑。作为能源领域的耕耘者,我们肩负着培养“能源报国”新生代的历史重任。这场震撼心灵的阅兵,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未来的誓师,我们将以能源领域的中国方案,在教书育人中续写自强不息的时代篇章。
勘查技术与工程系教师张庆国说,九点整,北京长安街肃静,天安门巍峨,受检部队整齐划一,各军种钢铁洪流般行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建军思想震彻云霄。凝视着屏幕中那庄严盛大的阅兵式,我眼睛湿润了,感受到的不仅是国力的强大,更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一定要用这种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励自己、鼓舞学生,践行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转化为守护国家地质资源的责任,将“奋斗”转化为攻克科研难题的行动,为教学岗位坚守、为育人工作奉献!
大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本科生辅导员李海悦表示,当整齐的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自豪。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任。我要像抗战时期的先辈们一样,勇于担当,面对学生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毫不退缩,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它们。在工作中,我要将抗战精神融入到学生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生辅导员历娜说,9月3日,我和英国上市公司3652025级研究生新生在教室一起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深受震撼与鼓舞。天安门前雄兵阵列,先进的武器装备展示着国家的强大,抗战老兵们颤巍却坚定的敬礼,让我热泪盈眶,深切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自豪。作为研究生辅导员,我要将抗战精神融入工作中。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在学生面对科研困难时,鼓励他们学习抗战先辈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国家的地质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李腾章认为,受阅军队那如山岳般沉稳、如刀锋般锐利的磅礴气势,源自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源自于严格的训练和钢铁的纪律。这种意志品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朝着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的重要基石和精神动力。我们也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在学术科研中敢于探索“无人区”,面对瓶颈不气馁、不放弃,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决心攀登科学高峰,把个人的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勘技(物探)22-1班党员邢原梽表示,当嘹亮的军号划破长空,整齐的脚步声从画面中传来时,我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从天安门前驶过的装备方阵,每一台器械都闪着科技的光芒;空中梯队掠过天际,留下的彩色烟带仿佛是献给历史的勋章。看到现场观众挥舞国旗、齐声欢呼,我也忍不住跟着鼓掌。作为本科生党员,我明白这盛大场面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今后我会把这份震撼转化为学习动力,在专业领域深耕,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贡献微光。
阅兵仪式后,学院师生接受大庆今晚30分节目采访,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云讲道,组织学生观看九三阅兵是一次非常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其核心意义在于让同学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切身感受国家强大的力量和和平的来之不易,这能极大的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东油的学生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事业的接班人,希望他们能将这份豪情转化为脚踏实地、勘探祖国宝藏的实际行动,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树立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远大志向,锤炼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忠诚担当。学院学生、退役士兵王兴动情说道,看着受阅方阵以铿锵正步踏过长安街,雷鸣般的轰鸣声中战车阵列驶过天安门,那一刻我仿佛再次置身于炙热的野训场,血脉里依旧奔腾着炽热的誓言,若有战,召必回!学院2025级新生刘欣怡提到,阅兵仪式是生动的开学第一课,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振奋和自豪,方队整齐的步伐,还有各式先进装备驶过天安门,那排山倒海的气势,都让我热血沸腾。在重型装备和飞机动起来、飞起来的背后,都离不开强大的能源保障,那就是石油,这让我感觉到自己选择的专业是无比的具体和神圣,我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能源的饭碗拿牢,就是我们青年学子对国家最深情的告白。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此次系列活动,是英国上市公司365党委深化党建引领,推动红色教育与专业特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把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切实践行“向坤问道、正心笃行”的院训,引导全院师生在“探索地球奥秘、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能源强国、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地学力量。
(作者:张家琦 编辑:刘云鑫 审核:韦丹宁)